您的当前位置: 柯博快讯>转载∣解码柯桥人身边的宋风雅韵

转载∣解码柯桥人身边的宋风雅韵

发布时间:2022-01-30     发布者:柯桥区博物馆     展览时间 :

宋韵文化是具有中国气派和 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。当 前,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进 “宋韵文化传世工程”,要让千年 宋韵在新时代“流动”起来、 “传承”下去。 

绍兴城市之名,与南宋密不 可分——绍兴曾是南宋的都城, 也是南宋皇陵所在地,这里的大 街小巷、河渠山野都弥漫着南宋 的气息,根脉之上深深烙印着宋 韵的文化基因。 

六陵遗风,徒留后世叹咏; 诗酒生活,唯享人间百味。1 月 20日,由柯桥区委宣传部、区文广 旅游局主办,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协办的“稽山物语——绍兴宋韵 文化遗迹遗物展”在柯桥博物馆 开展,从墓园遗址、社会生活以及 历史名人三方面解读绍兴宋韵文 化,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 核。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40余件 (套),不仅将宋时的美好原汁原 味还原,更展现出多元包容、百 工竞巧、追求卓越、风雅精致的 绍兴宋韵文化气象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esktop\640.webp.jpg

千年帝陵下的南宋遗风

有人说,绍兴的底子是古越,绍兴的气质 却是宋韵。八百多年前的南宋王朝,与绍兴的 关系非同寻常:一是当金人金戈铁马、挥师南 侵的危急关头,宋高宗及其宗室避居越州 (今 绍兴),把绍兴立为行宫,后定为陪都;二是 攒宫暂厝之地变成了宋高宗赵构等六帝的永久 性陵园,即历史上所称的宋六陵。 

上世纪90年代以来,柯桥区(原绍兴县)文 物管理部门先后通过现场调查、走访知情人士等 多种渠道,陆续获得了一大批鲜为人知的宋六陵 遗物。“这些遗物虽属断碑残刻、破瓷碎瓦,却为 进一步认识宋六陵的文化内涵,促进南宋历史 和皇陵的深入研究,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实物 资料,并为如今的遗址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。” 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2013年宋六陵被评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 

离宋六陵不远,就是平水兰若寺大墓,曾入 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,堪称迄 今发现的南宋墓葬“教科书式之典范”。省文物 考古研究所项目管理部主任、兰若寺大墓考古 发掘队领队罗汝鹏博士告诉记者,大墓出土了 大量陶制建筑构件,与宋六陵遗址采集遗物特 征相近,可以推断出这是严格按照南宋官式建 筑微缩而成。“这批建筑构件正好填充了中国土 木建筑中广泛消失的那一部分,比如屋顶、瓦构 等构建的空白。”在罗汝鹏眼里,兰若寺就是一 套非常鲜活的,而且是实物性的关于宋代营造 法式的建筑指导书。 

“我们应当从兰若寺大墓、宋六陵等南宋墓 园中看到南宋的文化,而非最后王陵被盗扰的 悲惨往事。”罗汝鹏认为,要理解宋韵,就是在通 过基建考古中不断“遇见宋朝”的经历,来反思 南宋的发展进程,重现南宋的庄严肃穆,理解南 宋的王朝制度,回到南宋的历史空间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esktop\2.webp.jpg

柯桥宋韵 风物无边

吴自牧在 《梦粱录》 中写:“烧香点茶, 挂画插花,四般闲事,不宜累家”,从侧面描 述了宋人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。绍兴作为南宋 陪都,引领着当时的时代潮流,越窑、丝绸、 会稽酒、日铸茶等产品更是渗透到南宋百姓日 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体现出宋人“风雅处处是 平常”的生活方式和隽永深沉的生活美学。 

展览中,不少绍兴宋韵文化遗迹遗物都带有 柯桥印记。比如古纤道不仅是全国重点文保单 位,也是大运河上一道绝美的风景,还有阮社桥、 广溪桥等千年古桥之景。宋代名士王十朋遍览越 地山水风光,写下《会稽风俗赋》,其文中“浪桨风 帆,千艘万舻。大武挽纤……”便描述了当时运河 上舟船往来、武夫背纤前行的忙碌场景。 

区博物馆副馆长虞智明介绍,南宋时绍兴 的茶叶加工,改蒸青法为炒青法,改团茶为散 茶,改碾碎煮为全叶泡,完成了中国制茶、饮 茶史上的一场革命,平水日铸茶更是成为朝廷 贡品;唐宋时期的越窑,品类繁多,工艺精 湛,用途广泛,质量位居全国之冠。位于平水 镇剑灶村的上灶官山越窑,是越窑青瓷辉煌时 期难得的一处实物见证,对研究唐宋时期窑业 生产状况及发展具有较大的价值。 

宋代商品经济飞速发展,作为传统手工业 民间丝织业更是取得了历史性飞跃。王十朋在 《会稽风俗赋》 中“万草千花机轴中出,绫纱 缯毂雪积缣匹”的描述,具体说明了当时越地 纺织事业的繁荣。现今,位于华舍的后殿廊桥 还保存着一块十分难得的 《机神会碑引》,记 载华舍村人烟稠密,“以织机为业者十居七 八”。该碑成为古往今来华舍丝绸纺织业繁荣 发展的重要实物见证。

C:\Users\Administrator\Desktop\3.webp.jpg

深挖宋韵文化 打造文旅金名片

2021 年,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,要 实施“宋韵文化传世工程”,形成宋韵文化挖掘、 保护、提升、研究、传承的工作体系,高水平推进 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为此,柯桥区积极挖 掘宋韵文化,开展文化基因解码工程,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,全力彰显南宋风雅气韵。 

绍兴作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许多名 士或生于绍兴、长于绍兴,或仕于绍兴、名于绍 兴,或居于绍兴、葬于绍兴。南宋抗金名将李显 忠曾统领宋军进行“隆兴”北伐,后定居绍兴, 现有木匾存于稽东镇车头村;南宋大臣韩肖胄以 资政殿学士出任绍兴知府,仰慕越中山水秀丽, 举家迁越定居,葬于当时的会稽县日铸岭等。 

有专家指出,让宋韵文化在新时代“流动”起 来、“传承”下去,对推进宋韵文化与生态、旅游的 融合发展,对讲好柯桥故事、展现柯桥形象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让市民游客能够沉浸式体验 宋韵文化,就要创新活动载体,丰富宋韵系列活 动,比如“南宋故事会”等沙龙讲座,讲述有关宋 代的历史故事、民间传说、名人故事等;开展“宋 宴”美食展,还原宋代雅食,体味大宋风华;还可 以举办宋韵主题晚会、悦读节、宋画展等,让宋 韵文化走近身边、走进生活、映照现实。 

在历史中载浮载沉的宋韵文化,正期待着 我们将它重新唤醒。记者了解到,接下来,我 区将深入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宋韵文 化,为“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,在现代 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”作出柯桥贡献。

(图文来源:柯桥日报

 

<< 返回

柯桥区博物馆开放信息

9:00 — 16:30

周一闭馆(国家法定节假日逢周一闭馆)

柯博地址: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明珠路398号

团体参观需提前预约

预约联系电话:0575-85282950

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

自助导览请下载APP